登录/注册 搜索

【活动报道】“我”在火星种土豆——世界科普日观影

发布时间:Aug 26, 2018 | 作者:介休市图书馆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新时代“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营造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激发全社会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促进全民科学素质的跨越提升,介休市图书馆联合介休市科学技术协会共同组织开展青少年科普观影活动

  微信图片_20180825114314.jpg

微信图片_20180825114357.jpg

电影放映前介休市科技协会科员为观众普及火星知识,并提示观影关键词:土豆、鲁滨逊等。


科普时间


一、提问:主人公如何种出土豆来的?他如何解决水的问题?为什么后来他又不种了?
回答:

1.共有12个土豆,把每个土豆切成四块,确保每块至少有两个眼,眼是将来发芽的地方。先晾了差不多一个小时,让它们变硬,然后在角落种下去,尽量错开空间。

2.水的配方:弄氢气,加点氧气,烧。

火星大气含有95%的二氧化碳。主人公正好有一台设备是专门从二氧化碳中分解氧气的氧合机!

预备燃料联氨中每个联氨分子含有四个氢原子,每升联氨里的氢可以造两升水。只要极其缓慢地释放联氨,通过铱催化剂,将其转化成氮气和氢气,想办法将氢气引导到一个小区域内,烧掉它们,就可以造出水。

3.细菌都死了,土豆也都死了。所有的细菌和土豆在这次爆炸导致的低温和低压的环境中都死掉了。虽然死了的土豆也能吃,但是显然不能做种子了。

             1876-1G10215360X34.jpg


二、主人公能够存活并等待救援靠的是什么?

      “当时我并没有害怕死亡,而是先解决一个问题,再解决下一个,然后我就回来啦!”确实,他的最终目标是想要回到地球,然而他所专注的却是“怎样做”的问题。

      ”有着宏伟而功利的目标是没错,然而每一步,我们的眼睛所关注的地方,始终必须是那些复杂又美妙,基本得不能再基本的问题。
      脚踩着红色土地,仰望着满天繁星,没有什么目标不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