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首页>介休推荐图书
《银牦牛尾》

责任者:毕淑敏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馆藏地点:介休市图书馆进门第五排高书架

推荐时间:2018-11-17

简介:【作者简介】毕淑敏 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师大文学硕士,注册心理咨询师,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曾获庄重文学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合报奖等各种文学奖项30余次。 在2010年最受读者喜爱的十位华语作家中,毕淑敏成为大陆惟一的一位入选作家。与其同时名列的港台作家有张爱玲、张小娴、龙应台等。著有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拯救乳房》、《女心理师》,每部作品均有50余万册的销量,由其小说改编的影视剧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荐书理由】《银牦牛尾》是著名作家毕淑敏出道30余年最珍爱的9篇小说,整部小说以9个生与死的故事贯穿全书每一个角落,作家以饱满的情感,书写着人生的悲悯与痛苦,生命的强大和坚韧,真爱的永恒和持久。每个故事都是一段关于人生的哲思,关于爱的诠释,读来令人鼓舞、发人深思。 9个中短篇,篇篇都是一场人生大戏。从悲剧缺憾的《天衣无缝》写起,到成全包容的《白杨木鼻子》。9个单篇,9种不同的生命状态。无论是追求完美的母亲,还是人格高尚的医生,人生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疾病苦痛就这样在我们面前铺陈展开。 【文章节选】天渐渐暗了下来,高原上,群峰夹峙,朝阳一出来马上苍老,变作夕阳。   周云墨要下山了。两个哨兵为她送行。丁雨籽突然忸怩地说:“周护士,你可以站到那块石头上吗?”   周云墨不解,“为什么?”那是哨位旁的一块山石,表面光滑,像一枚巨卵。小邵明白丁雨籽的用意,说:“如果你觉得危险,就不用上去了。”   周云墨说:“有你们在,我一点都不觉得危险。”说着,就要站过去。丁雨籽说:“等一等,周护士。”他拿出一柄长长的拂尘。灰白色的,根根如铁丝一般光滑坚挺,甩动起来,沙沙作响。   周云墨十分惊奇,说:“这好像是南海观音作法时的家什。边防军人还用这个吗?”   小邵说:“这是牦牛尾巴做成的拂尘。每当我们站在哨位上的时候,都要把身上的尘土掸净,如果带着咖喱酱,那就给国家丢脸了。”   牦牛拂尘打在脸上的时候,有一种痒痒酥酥的感觉,好像一只巨手摩挲着你。拂尘铺到身上时,弥散开来,如烟如雾。灰尘被拂尘摩擦的静电吸附而去,人身上便留下清水般的洁净。   “可以了吗?”周云墨问。   “好了。”两个年轻男子仔细端详了一番,表示批准了女兵的仪表。   周云墨走到那块石头边,艰难地站了上去。风很大,石头有轻微的摇晃,隐隐有眩晕的感觉。“不用怕,它已经摇晃了几万年,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开始的时候,就摇晃了,一直到今天,还是稳稳的。”小邵在下面喊着。   周云墨点点头。她很想回答他们,但是风呛着她的嘴,如同冰冷的毛巾堵住了喉咙,她启不开唇。丁雨籽说:“周护士,有一件事可以和你商量一下吗?”   “什……么……事?”周云墨背过身避开风头,万分吃力地回应。   “你可以摘下帽子吗?”丁雨籽充满期待。   “为——什——么?”一阵狂风袭来,周云墨微弱的声音断裂成几截。   这次,两个男兵异口同声:“好看!”   周云墨把皮帽子摘了下来,拆掉皮筋,绑成一束蜷曲在帽中的长发,被飓风解放,发丝如同生命强悍的黑瓣雏菊,猎猎作响着向四处蜿蜒。风梳理着它们,把千丝万缕纠结成几束,如同章鱼的臂膀,猖狂地怒放在冰雪之巅。群山目瞪口呆,白冠的头悄然低下,想着自己千万年的经历中,这情形从未见过。   下雪了。四面合围而来的冰寒气息,让周云墨的每一根骨头都像钢轨一样冷硬笔直起来。在全身冻僵之前,她及时回到了碉堡中。小邵拿起拂尘,帮周云墨掸掉身上的雪。周云墨揉着没有知觉的腮帮子说:“还有吗?”   “你是说它?”丁雨籽一下就猜中了周云墨的心思,抖抖手腕。   “只有死了一头野牦牛,人们才会得到一支拂尘吗?”周云墨偏着头猜测。   “基本上是这样的。”小邵凑过来回答。   “有点残忍。”周云墨估计自己永远不可能得到拂尘了。   “这并不残忍。你知道,野牦牛升天之后,它的魂魄就居住在尾巴里,化作了星辰。拂尘一动,野牦牛的神力就传到你身上。这支牦牛尾就是老乡送来的,期望着我们成为天兵天将。”小邵很严肃地说。   几十年以后,早已回到城市里的周云墨,在温暖的家中,突然收到一件包裹。那是一个木匣,做工很粗糙,涂着本色的漆。木匣内,是红布包着的一个不规则形状的物件。她狐疑地抖开红布,露出一柄银光闪闪的牦牛尾,仿佛万把钢针攥到了一处。挥舞起来,一片白光平地而起,一如仙人之帚扫荡星辰,凛冽寒气呼啸而来。   木匣中有一封简短的信,说他们是十步棋的官兵,每年的边防日志中都交代着哨所曾经来过一个女兵,希望得到一柄拂尘。

《万历十五年》

责任者:[美]黄仁宇

出版社:中华书局

馆藏地点:介休市图书馆进门第二排高书架

推荐时间:2018-11-10

简介:【作者简介】黄仁宇 湖南长沙人。早年辗转于求学、从军之途,曾梦想成为中国的拿破仑,然而时代却不允许他有这样的机缘。其后赴美研习历史,于一番逼仄煎熬之中提出大历史观,主张要“从技术上的角度看历史”,而不能简单地以道德评价笼罩一切。中国少了一个拿破仑,却多了一个以其睿智打开人们视野的历史学家。 代表作有《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 、《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等。他传奇性的一生以及大历史观的由来详见自传《黄河青山——黄仁宇回忆录》。 【荐书理由】 世人对世间万物的认知,都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而见仁见智,史学亦当如此。黄仁宇在自己的著作中,用独特的视角,把明朝晚年的公元1587年,即万历朝十五年,作为切入口,把这一年看似歌舞升平,实则上通过许多事件又蕴含、预示着大明王朝已经走到尽头。黄仁宇在书中提出了许多尖锐问题,是令后人深思、研究的。 中华民族是个农耕民族,它的文化也是亚洲大陆地理的产物,而欧美一些强国及后崛起的日本的物质文明,则有其海洋性国家的经验。诚然,每个国家的发展,都有其先后程序,其中最大的差别,现代先进国家以商业的法律为保证,而落后国家都以旧式农村的习惯及结构为基础的。当中国人还在修筑明长城抵御外来入侵时,欧美列强已建造铁甲坚船,试制远程火炮,开始跨洋越海、掠地攻城的侵略扩张。连当年群雄割据的日本列岛的倭寇,也能肆无忌惮地侵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实属匪夷所思。这也从一个侧面再次证实了:落后就要挨打的真理。中国的封建社会历来以道德代替法律。这也是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由先进的汉唐演变成落后的明清的主要原因。 明太祖朱元璋由放牛娃而跃上皇帝宝座,他登基后为解决社会的根本问题即土地问题,采用严厉的手段,打击豪绅富户,一时间也取得了一些成效,社会矛盾相应得到了暂时缓和,但由于封建制度的腐朽和局限,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在以后的岁月里,社会矛盾不断地激化,最终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农民起义的烽烟四起,没落的晚明政权被推翻。但李自成在夺取全国政权后的短短数月内,又遭覆灭。 《万历十五年》一书中,还重点写到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最极端的清官海瑞,他一生清廉,又铁面无私,即使对皇帝,他也敢于冒死诤谏,实属难能可贵。 ——百度百科《万历十五年》图书鉴赏 【内容简介】 万历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国,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 其间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其著作主旨在书中末段看出:“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

《我们仨》

责任者:杨绛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馆藏地点:介休市图书馆进门第四排高书架

推荐时间:2018-11-04

简介:【作者简介】杨绛(1911- 2016) 本名杨季康,祖籍江苏无锡,生于北京。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学者。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主要作品有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长篇小说《洗澡》,散文《干校六记》,随笔集《将饮茶》,译作《堂吉诃德》《吉尔·布拉斯》《小癞子》《斐多》等。 【荐书理由】 《我们仨》自始至终彰显着近代中国社会与文化此起彼伏之中的知识分子人文情怀:一是挚爱亲情的浓墨抒发;二是爱国情操的本然流露;三是知识分子人格精神的宁和凸现。作品用朴实的语言和生活化的态度,向读者讲述了一个观点,那就是只有家,才是最好的港湾。该书从女性视角出发,以平实而细腻的语言,揭示了一个善良美好的家庭世界,深刻地表达出作者对亲人的深深不舍。作者在作品结尾所说:“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寓所与驿站,古驿道和医院,虚虚实实,相互交错。而虚实交错中,更使读者亲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 ——韩洋.“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读杨绛《我们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7(03):20. 【内容简介】 《我们仨》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杨绛老年时的一个梦境,以“锺书大概是记着‘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个长达万里的梦”拉开全文序幕。第二部分,杨绛用梦境的形式完整地记录了这一“万里长梦”,讲述了一家三口在人生最后阶段相依为命的深刻情感,回忆了女儿钱瑗、丈夫钱锺书先后离去的过程。第三部分杨绛采用回忆录的写法,从生活里的每一件小事下笔,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女儿与钱先生相继逝世,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

《汤姆叔叔的小屋》

责任者:[美]哈丽叶特·比切·斯托(Harriet Beecher Stowe)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馆藏地点:介休市图书馆进门第一排低书架

推荐时间:2018-10-28

简介:【作者简介】哈丽叶特·比切·斯托(Harriet Beecher Stowe)(1811年6月14日——1896年7月1日) 美国作家,著名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的作者,1811年6月14日出生于北美一个著名的牧师家庭,1896年去世。南北战争,即黑奴解放战争,是在19世纪60年代进行的。但从19世纪20年代起,废奴制问题就成为美国进步舆论的中心议题。当时许多著名的美国作家都站在废奴的一边,为解放黑奴而呼吁。斯托夫人便是这批废奴作家中最杰出的一位。《汤姆叔叔的小屋》激励了一代人的“废奴运动”,也把内战搬上了历史舞台,被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41名。 ——《大西洋月刊》: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 【荐书理由】 《汤姆叔叔的小屋》的全书都被同一个主题所主宰:奴隶制度的罪恶与不道德。当斯托夫人在她的文字里写入次要的主题时——譬如母亲的道德权威以及由基督教提供拯救的可能性——她都会强调这些主题与奴隶制的恐怖之间的联系。几乎在小说的每一页里,斯托夫人都在积极推动着“奴隶制度不道德”这一主题,有些时候她甚至会改变故事叙述的口吻,以向人们“布道”奴隶制的破坏天性(譬如,在载着汤姆前往南方州的轮船上,有一名白人女性这样说道:“奴隶制的最可怕之处就在于对感情和亲情的践踏——比如拆散人家的骨肉。”)通过对黑奴制度拆散他人家庭的刻画,斯托夫人用文字展现出了奴隶制度的罪恶。 因为斯托夫人认为母性是“所有美国人生活中的道德与伦理模范,”并相信,只有女性才拥有将美国从奴隶制的恶魔手中拯救出来的道德权威;这便是《汤姆叔叔的小屋》中表达出的另一个主题:女性的道德力量与圣洁。在书中,这种角色的例子有伊丽莎——一位带着小儿子逃亡的黑奴(并最终与其全家团聚),或者小伊娃——她被视为一名“理想的基督徒”;正是通过这样的角色,斯托夫人表明了这一观点:女性能够拯救她们身边的人,哪怕是最不道义的人。但后来的评论也提到,斯托夫人笔下的女性角色一般都以家庭主妇的老套形象出现,而不是现实中的女性。此外,斯托夫人的小说“重申了女性所发挥的影响的重要性”,并为随后几十年里女权主义运动道路的铺平作出了贡献。 斯托夫人的清教徒宗教信仰显露于小说的结尾,并延及所有的主题;她对基督教的本性进行了探索,并认为基督教神学与奴隶制度有着无法调和的矛盾。当伊娃死后,汤姆恳求挚爱她的圣克莱尔“回望耶稣”时;当汤姆死后,乔治·谢尔比用“做一个基督徒多好啊”来称颂他时;这一主题都得到了最明确不过的彰显。因为在《汤姆叔叔的小屋》中,基督教的主题占有很大的分量,并由于斯托夫人在小说中直接且频繁地发出宗教信仰上的感慨,这本小说还常被认为带有“布道书的形式”。 ——王声垓总主编;张友筠主编.初中名著阅读实用手册:湖北教育,2013.07:第256页 【内容简介】 故事从一个奴隶主与一个奴隶贩子的讨价还价中开始,美国肯塔基州的奴隶主谢尔比在股票市场上投机失败,为了还债,决定把两个奴隶卖掉。一个是汤姆,他是在谢尔比的种植场出生的,童年时就当伺候主人的小家奴,颇得主人欢心,成年后当上了家奴总管,忠心耿耿,全身心维护主人利益。另一个要卖掉的奴隶是黑白混血种女奴伊丽莎的儿子哈利。伊丽莎不是一个俯首贴耳死心塌地听主人摆布的奴隶,当她偶然听到主人要卖掉汤姆和自己的儿子哈利后,就连夜带着儿子在奴隶贩子的追捕下跳下浮冰密布的俄亥俄河,逃到自由州,再往加拿大逃奔。她丈夫乔治·哈里斯是附近种植场的奴隶,也伺机逃跑,与妻子汇合,带着孩子,历经艰险,终于在废奴派组织的帮助下,成功地抵达加拿大。 《汤姆叔叔的小屋》既描写了不同表现和性格的黑奴,也描写了不同类型的奴隶主嘴脸。它着力刻画了接受奴隶主灌输的基督教精神、逆来顺受型的黑奴汤姆;也塑造了不甘心让奴隶主决定自己生死的具有反抗精神的黑奴,如伊丽莎和她的丈夫乔治·哈里斯。同时,也揭示了各种类型的奴隶主的内心世界和奴隶主不完全相同的表现。这《汤姆叔叔的小屋》通过对汤姆和乔治·哈里斯夫妇这两种不同性格黑奴的描述,告诉读者:逆来顺受、听从奴隶主摆布的汤姆难逃死亡的命运,而敢于反抗敢于斗争的乔治夫妇得到了新生。

《多余的话》

责任者:瞿秋白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社

馆藏地点:介休市图书馆进门第五排高书架

推荐时间:2018-10-21

简介:【作者简介】瞿秋白(1899-1935) 号熊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散文作家,文学评论家。生于江苏常州,19179考入北京俄文专修馆学习。1919年加入了李大钊、张嵩年发起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1935年就义于福建长汀中山公园。临就义之时,他独坐八角亭上,自斟自饮,谈笑自若。酒喝到一半,瞿秋白说:“人之公余,为小快乐;夜间安眠,为大快乐;辞世长逝,为真快乐。”酒喝完,他缓步走出中山公园,手执香烟,神色自若,自己找了块空地面北盘足坐下,回头看了看行刑者说:“此地甚好。”从容就义。 瞿秋白的杂文锐利而有才气.俄语水平更是当时数一数二的。他翻译了许多俄语文学、政治著作,是第一个把《国际歌》翻译成中文的人。瞿秋白与鲁迅有着很深的交往。瞿秋自被捕后鲁迅曾想方设法委托人营救。瞿就义后,鲁迅叹息良久,说过“瞿若不死,译这种书(指《死魂灵》)是极相宜的,即此一端,即是判杀人者为罪大恶极”,并带病编校了瞿的遗著《海上述林》。另著有《赤都心史》、《饿乡纪程》等。 【内容简介】《多余的话》是瞿秋白在被敌人逮捕之后,在狱中写下的告别这个世界的文字,读来令人动容。《多余的话》肯定是革命进行曲的不和谐音。但消极的自责包含着积极的主张:软弱的绅士和脱离实际的文人要参加政治斗争,非得来一番脱胎换骨不可,“软心肠”的人是从事不了血流如水、积尸为山的革命斗争的。 一书没有一句批评主义和组织,但其强烈的“自我谴责”却渲染出内部斗争失败者的悲沉意绪。他没有一句否定革命和斗争,但坚决不作烈士状,对自己是否为叛徒不无犹豫的语气,确实暗示了对斗争哲学的深刻厌倦。

《动物庄园》

责任者:[英]乔治·奥威尔

出版社:吉林大学出版社

馆藏地点:介休市图书馆进门第四排高书架

推荐时间:2018-10-14

简介:【作者简介】乔治·奥威尔(1903—1950) 英国伟大的人道主义作家、新闻记者和社会评论家,英语文体家,以小说《动物农场》和《一九八四》闻名于世。奥威尔出生于印度孟加拉,父亲是英帝国在印度的小文职官员。奥威尔在贫穷而又自视高人一等的家庭环境中长大。返回英国后,于1917年获奖学金入伊顿公学读书,成绩优异,并在学校刊物上发表其最初的文章。1922年到缅甸,在印度皇家警察驻缅甸部队服役,由于意识到英帝国的统治违反缅甸人民的意愿,感到内疚,于1927年离开缅甸,一年后辞职。后以这段经历为素材,写成小说《缅甸岁月》(1934)和自传体散文《猎象记》及《绞刑》。1944年写成讽刺苏联革命的政治寓言小说《动物农场》。1949年出版政治讽喻小说,也是他日后的作品《一九八四》。 【荐书理由】《动物庄园》作为一部寓言小说,作者所真切感受到的是,所谓的平等、自由实在是有限的、相对的、短暂的,世上没有乌托邦式的理想主义时代。一群动物带着对理想的憧憬,力图打破旧秩序,本应冲出牢笼,但又跳入了另一个陷阱,他们依然被欺骗,被奴役,被统治,不平等是不变的结局。唯一的区别在于人类农场是人类管理动物,动物农场是动物管理动物,仅此而已。《动物庄园》里最令人恐惧的还是那句话,那被篡改的只剩下一条的戒律:所有动物一例平等,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加平等。当“平等”也有高低贵贱之分时,所谓的平等不过是一句自欺的谎言,所谓的自由也就成为了彻头彻后的笑话,微贱的平民唯有在困境中沉默挣扎。 奥威尔用一个寓言告诉人们:一个革命后的政权,如果没有民主监督,没有法治,必定异化,必定走向他的反面。革命总是以反专制开始,就像老少校启蒙动物们时所说的:“万恶之源完全在于人类的专制统治”,但专制并不会出革命被打破,甚至相反,革命往往会建立起更强的专制。《动物农场》这个故事的深刻之处,在于他揭示了动物农场革命的悲剧,被压迫各奋起革命后,由于缺乏对民主和法制的深刻认识,又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权力制约制度,最终迎来了个人独裁,生活又倒退回了革命前甚至更差。 ——论《动物农场》中极权主义背景下平民的生存困境 毕素珍 - 《青年文学家》- 2014年24期 寓言也是一种叙述方式,一种绝对普遍的表达方式和观察世界的模式。寓言不受时间和地域条件的限制,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中的读者在面对寓言作品时都极易产生共鸣。文学作品的意义从来就不是单一固化的,优秀的小说应有更深远普遍的意义。奥威尔借助寓言的叙述方式,通过简单易懂的故事体现人类的普遍理解力。《动物农场》出版于二战刚刚结束的1945年,两极格局初露端倪因而它反映了奥威尔对两大阵营的相同不满。小说的意义绝不仅仅限于影射斯大林时期的政治极权,而应将其置于更为广阔的社会政治背景中来理解。因而小说有更为复杂深远的喻指——反对一切形式的极权主义,追求民主与公正。 ——演奏会上的枪鸣--谈《动物农场》的政治寓言性并兼及“极权主义” [J] 李欣 - 《环球人文地理》- 2014年16期 【内容简介】一个农庄的动物不堪人类主人的压迫,在猪的带领下起来反抗,赶走了农庄主,牲畜们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愿望,农场更名为“动物庄园”,奉行“所有动物一律平等”;之后,两只处于领导地位的猪为了权力而互相倾轧,胜利者一方宣布另一方是叛徒、内奸。此后,获取了领导权的猪拥有了越来越大的权力,成为新的特权阶级;动物们稍有不满,便会招致血腥的清洗:农庄的理想被修正为“有的动物较之其他动物更为平等”,动物们又恢复到从前的悲惨状况。

《白鹿原》

责任者:陈忠实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馆藏地点:介休市图书馆进门第五排高书架

推荐时间:2018-10-07

简介:【作者简介】陈忠实(1942-2016) 1942年生于西安市灞桥区,1965年初发表散文处女作,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作品《信任》获1979年全国短篇小说奖,《渭北高原,关于一个人的记忆》获1990-1991全国报告文学奖,长篇小说《白鹿原》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1998)。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作协主席。 【荐书理由】《白鹿原》的寻根主题主要是精神和心灵的寻根,带着对精神中“真”的追求写出儒家文化的精髓,并通过文本中人物的个性描写,来宣传中国文化的深刻价值,表达自己“寻根”理念。作者的寻根性思考,并不仅仅停留在以道德的人格追求为核心的文化之根,而是进一步更深刻的揭示出传统文化所展现的人之生存的悲剧性。《白鹿原》在以关中人生存为大的文化背景下,展开了一系列的人物活动,粗野朴实的乡村习俗、慎独隐忍的儒家精神,则透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体现出来。 对于《白鹿原》文化寻根的主题研究者也有许多异议,因为作者在《白鹿原》中尽可能地突显了民间历史的本来面目,侧写了中国当代文艺思潮,也具有新历史主义小说的意义。 对于这一主题,有人认为陈忠实以这部《白鹿原》不仅为自己设置了一座很难以逾越的高峰,也为中国当代现实主义文学创作设置了一道很难跨逾的梁坎。《白鹿原》在关中人生存情景的展示中,通过人物语言、行为表现了重构地域文化发展史的强烈意向。 总体来看陈忠实的《白鹿原》,特别是近年来关于它的主题研究已趋向于多种主题并存的观点。《白鹿原》保持了历史的混沌性和丰富性,使这部偏重于感性和个人主义的历史小说既成为一部家族史、风俗史以及个人命运的沉浮史,也成了一部浓缩性的民族命运史和心灵史。 摘自魏向丹.近十年陈忠实《白鹿原》研究综述.[J].文学教育:上. 2011(9):88-90 【内容简介】《白鹿原》是一部渭河平原五十年变迁的雄奇史诗,一轴中国农村班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主人公六娶六丧,神秘的序曲预示着不祥。一个家族两代子孙,为争夺白鹿原的统治代代争斗不已,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活剧:巧取风水地,恶施美人计,孝子为匪,亲翁杀媳,兄弟相煎,情人反目……大革命、日寇入侵、三年内战,白鹿原翻云覆雨,王旗变幻,家仇国恨交错缠结,冤冤相报代代不已……古老的土地在新生的阵痛中颤粟。厚重深邃的思想内容,复杂多变的人物性格,跌宕曲折的故事情节,绚丽多彩的风土人情,形成作品鲜明的艺术特色和令人震撼的真实感。

《消失的地平线》

责任者:[英]詹姆斯·希尔顿(James Hilton)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馆藏地点:介休市图书馆进门第三排高书架

推荐时间:2018-09-30

简介:【作者简介】詹姆斯·希尔顿(James Hilton)(1900-1954) 20世纪英国著名作家,1900年出生于英国兰开夏郡。20岁出版小说处女作,33岁成为霍桑登文学奖获得者,42岁荣膺奥斯卡最佳剧本奖,代表作《消失的地平线》及《万世师表》被改编为电影,风靡全世界。 【荐书理由】小说描绘了一个隐藏在中国西南部的净土乐园——充满祥和、宁静、永恒和神秘色彩的藏族生息之地。小说中,作者描绘了一个美丽的王国。在那里,三条河流交汇在一起,群山高耸入云,山顶白雪皑皑,脚下深草成茵,覆盖大地。 作者把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经济大萧条、全球探险热等融入书中的人物中。反映当时人们就是努力追求自己心中的香格里拉。这部小说惊险、刺激、离奇、富于戏剧性。更难得的是,阅读这部小说将是一次身体、心智和灵魂的体验。 香格里拉就像西方版的桃花源,也是一个难以找寻、神秘的理想国。可是香格里拉比桃花源入世,它会和世界有限度的接触,不会放弃科技文明的成果;它主张中庸之道,它不会偏激,但亦不会过于心如止水,无欲无求。香格里拉更有其自身的责任,乃为世界即将来临的灾难(第二次世界大战)做准备。它其实是一条现代的诺亚方舟。 作者力图否定20世纪初欧洲社会沉迷于无止境的物质追求,在狂热于发动殖民侵略战争的躯体价值观,创造了一个迥异于己的理想异域乌托邦形象——香格里拉。其最终目的是将异域形象作为一种异己力量,来警示欧洲社会,催起自省,从而促动对自身社会世界观意识形态的调整和改造,希望建立与自然和平相处的理想西方世界。 《消失的地平线》出版于一战结束后不久的经济危机期间,并且二战风雨即将来临。当时社会正处于一种沮丧,恐慌与动荡的状态。人们对社会现状及其不满。工业革命为社会发展带来进步的同时。也为世界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灾难。面对当时的社会现状。西方人希望能找到一个相对好的使文明得以保存,使人们的性命得以保全的地方或许仅仅是一个精神上的家园。于是希尔顿创造了香格里拉——西方的世外桃源。这个远离人间的山谷竞是一个富饶迷人的乐园,令人神往。然而构思这样一个与当时社会完全相反的乌托邦国度,其真实用义是将它作为借以超越残酷的现实。逃避灾难的场所。借助中国借助香格里拉与二战即将爆发的西方社会形成鲜明的对比,企图把香格里拉作为暂时的净土。这是一种借他物来表述自身的做法。 不难发现,作品中的香格里拉是一个充满祥和、快乐的人间天堂,但仔细研究其最终目的不是对东方的崇拜与肯定, 只是面对特殊的时代背景借助中国来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 正如葛桂录所认为的“英国作家笔下的中国。本非事实的中国,而是描述的想象中的中国”。对于有些西方人来说,中国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他们的一条出路或退路。作品将西方文明融入到中国的香格里拉,使之成为西方社会逃避现实的暂时净土。 ——摘自百度百科 【内容简介】在寻找香格里拉的过程中,一个全新的思想国——佛陀的香格里拉,在全人类的视线中浮现出来。在这个离天空最近的——或者说建在天上的神奇国度中,有一个隐匿的国中之国香格里拉。本书主要讲的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四名西方旅客意外来到坐落在群山之中的香格里拉秘境。原本各自身为外交家、银行家、修女与大学毕业生的四个旅人,被命运捆绑在一起,在香格里拉遭遇了种种离奇事件。 《消失的地平线》首先上去是做为一本探险小说解读的。全书散发着特有的冒险趣味和气息。 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在青藏高原的某处隐藏着一个由神人统治的、主宰全球的地底王国——香格里拉。藏经中也记载着一个由释迦牟尼指认的香巴拉王国。

《史学与世变》

责任者:沈刚伯

出版社:海豚出版社

馆藏地点:介休市图书馆进门第二排高书架

推荐时间:2018-09-23

简介:【作者简介】沈刚伯(1896~1977) 名汝潜,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学者。光绪22年(1896 )生于湖北省宜昌市。14岁(1910)毕业后,进武昌高等师范学校,1917年毕业。1924年考取官费留学,入英国伦敦大学。1927年回国,至中山大学任教,1931年到南京任中央大学 历史系教授,1942年秋 ,他继金毓黻出任中大历史系主任,1944年,他到在四川三台的东北大学任教授。1946年到南京中央政治学校任教。 1970年当选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荐书理由】史学家沈刚伯不出版专著,也不曾发表过一篇长篇的学术论文,他将精力放在教课和开设更多新课上,而他的学术业绩大都留在受业学生的笔记上。他说:“学无止境,思想见解有不断演进,对事物评价并非一成不变。但有些人少壮时以某学说一举成名,经其余生,则全力以辨护(其)旧说;虽或自觉昨非而今是,也缺乏承认之勇气,结果(其)学问恒无进益。所以真正代表一个人思想的,应是他身后遗留的著作。”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即便是著书立说,人亦容易作茧自缚。 原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沈刚伯是一个述而不作之人,《史学与世变》是他生前唯一结集的文集,从中可窥见他的学问及其治学方法。 做学问不能太任性。如何学历史呢?作者主张中西方历史都要学。“古今中外的历史里,尽管没有绝对相同的事,但古今中外的历史却是一个整体。”“学历史应该先读世界通史,然后由博反约,绝不可一入手便走‘抱残守阙’之路,存坐井观天之心。”广开视野,然后再精研其一。他对读书也作如是主张:“读书的第一步就是博览,然后再将所读的连起来贯穿,返回到约,弄些小东西研究。”“他将认清时代精神作为学史之要,”学历史的主要目的不是在熟悉掌故,多识前言德行,而是要知道每一时期的特殊潮流,即德国史学家所说的‘时代精神’。它是支配当时一切的动力,贯穿一切的线索。”“那么,如何分析时代精神呢?”不是先设假定,再演绎到各种史实上边去的,乃是先将某一时代的重大事件,很客观地一一分析其因果,到分之无可再分,析之不能再析的地步,就假定它为一种因素,然后把它反回头去用到原来的事件上,看它是否信而有征。这就像做数学题目,反证得数,看它能否还原一样,若能还原,这假定方面成立。如一一研究分析,慢慢地积累归纳,才求出所谓时代的精神。够严谨的吧,足令一些“饱学之士“汗颜。前不久,我读了一篇批评中医的专栏文章,我为中医颇感不平。作者列举了几篇古代文章,从那几篇文章可以看出古代婴儿的夭折率很高。“我从事古籍研究工作,经常会读到一些特别心酸的文章,很多就是哀悼早夭的。”作者最后写道:“虽然无数人宣称,中医治好了他的宿疾,但我只是不信。”即便是夭折率很高,就能足以证明中医不行吗?自称“从事古籍研究”,还如此看问题,未免太任性了吧?美国史学家杜兰特说:“历史是如此的丰富多彩,以至于只要在事例中加以选择,就可以为任何历史结论找到证据。” 个人的看法怎可弄成定律。先入为主,或是过于感性,是会影响治学的。沈刚伯写道:“学历史应绝对客观,平心静气地细考史实,推究分析其因缘会合而分别求其个别的影响结果,千万不要为任何历史观所误。”“自从孔德以后,想把历史变成物理、化学的定律一样,但历史思想与数理思想不同,想把个人的看法写成不变的定律,这是害人的。”司马迁在《报任安书》里阐述自己的治史理想是“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沈刚伯认为“在他虽说是谦词,但实是研究历史者的正常态度。即便是欲成“一家之言”都不可得——“史学要通世变,但也常常被世变所通,结果‘一家之言’不成,自己却窘态毕现。”更何况那些大言不惭的了。 史书上的简洁又精妙的对话或对答,常令我赞叹不已,可是回味之余,又不免有些生疑。那些十分恰当的对话果真有吗?当时谁给记录下来的呢?沈刚伯解了我的疑惑,他写道:“古代中西史家都有一弱点,就是在记述时都有想象的对话,但要把真正讲过的话记下来是不可能的。替人造对话是中西相同的笑话。” 关于历史镜鉴,唐太宗讲“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沈刚伯认为:“人世间的因果关系极难推测,更找不出一种定律。我们知道有因就必有果,但是,相同之因却不一定会产生相同之果。”“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历史上的现象没有一致性,实无法作一种精密的比较研究。所谓比较也者,只是玩弄名词而已。”作者在书中阐述了新史学的无奈:“一般人仍是抱着彰善瘅恶的观念来阅读历史,臧否人物,而受过专门史学训练的人则已了然于历史决定性不复存在,与因果律之不全足恃,因而写出来的东西往往不能满足读者的愿望。”再说,历史这面镜子的真假常令人头疼,说它真的吧,它又非全真,说它假吧,又非全假。作者认为历史本身的科学基础地位没有确立。“本身史料既不够翔实,所用的工具又有欠精确,所以我们现在实在没法子使人类的历史也同自然界的历史一样,成为一门完全信而有征的科学。”历史常常是被置于人们的一厢情愿的想象当中。历史的循环论,恐怕就是历史学家夹杂着理想的想象。时也,人也,境也,都已昨是今非,如何镜鉴才是? 《史学与世变》虽很薄,但文字很有见地。沈刚伯学问极好,可惜著作太少,但片言只语亦能胜过一知半解者的鸿篇巨制。 ——《史学与世变》:述而不作的沈刚伯 来源:光明网 作者:夏学杰 【内容简介】沈刚伯说:"'成一家之言'的史家指出:史学目标在'通古今之变',古今之变就是世变。史学要通世变,但也常常被世变所通,结果'一家之言'不成,自己却窘态毕现。"《史学与世变》是作者生前唯一结集的文集,虽然篇幅不多,仅收二十篇文章,但对于青年读书、学历史颇为助益。其中回忆董作宾、蒋梦麟、朱家骅三篇,使我们对五四那一代学者的治学与为人,有更深刻了解。 《史学与世变》一书从哲学的视角分析历史,解剖社会,进而得出推动社会进步的内在逻辑,分析精辟,论证严密,读来发人深省。

《一九八四》

责任者:[英]乔治•奥威尔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馆藏地点:介休市图书馆进门第三排高书架

推荐时间:2018-09-16

简介:【作者简介】乔治•奥威尔(1903-1950) 英国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动物农场》、《1984》等。1903年出生于印度,1907年举家迁回英国,后因经济原因无力深造,被迫远走缅甸,参加帝国警察部队。终因厌倦殖民行径、痴迷写作而辞去公职,辗转回到欧洲,流亡伦敦、巴黎等地,一边深刻体验下层民众生活,一边从事文学创作,有多部作品出版。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参加左翼组织,因重伤返回英国,但最终树立社会主义信念。1939年,二战爆发,积极参加反纳粹的活动。由于西班牙内战与二战的苦痛经历,对战争与和平、极权与民主、社会关怀与人类理想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1945年,著名的政治寓言小说《动物农场》出版。1949年,《1984》问世,在全球产生深远影响。1950年,因肺病去世,年仅47岁。 【荐书理由】 在这部作品中,奥威尔深刻分析了极权主义社会,并且刻画了一个令人感到窒息和恐怖的、以追逐权力为最终目标的假想的未来社会,通过对这个社会中一个普通人生活的细致刻画,投射出了现实生活中极权主义的本质。 《一九八四》中,作者借小说主人公温斯顿的心理及语言描写,表达了一种对民众麻木心理的“恨铁不成钢”愤懑,仿佛大洋国的所有人只有他自己意识到了自己所深处的社会的罪恶嘴脸,其他人却都置若罔闻,漠不关心。作者的文字间总流露着一种对极权统治,对乌托邦理想的讽刺,虽然最终的结局是失败的,但其中的斗争过程是具有永恒价值的。小说中一系列的精辟的语言“谁控制过去就控制未来;谁控制现在就控制过去”、“自由即奴役”、“正统思想就是没有意识”等等,充分表达作者内心思想的同时,也给我们敲响警钟。主人公温斯顿与裘利亚的地下爱情,虽然没能经受住严刑的拷打,但这爱情绽放的火光给予我们以人性向善的美好希望,温斯顿与裘利亚的爱情失败了,但他们毕竟在严酷的现实面前曾经绽放过,可以想见,未来的类似的爱情终将绽放并结出硕果。 ——王世瑰 《天才的预见性 文学的政治性》 存在是能够自由选择的,个体在存在中所进行的反抗能够证实个体存在,实现个体价值。但是在奥威尔眼中,所有的反抗都是徒劳的。小说主人公温斯顿是一个敢于向极权统治当局发出挑战的反抗者,他对大洋国当局的所有一切都进行了嘲讽,他试图通过了解过去、寻获爱情和参加兄弟党等行动发起反抗,以此来证明自己还活着。但这一切在奥威尔眼中都显得那般荒谬,他想要了解的过去早已经被统治者改得面目全非,他所寻求的爱情也在老鼠的疯咬下变得苍白无力,而他的盟友也被统治者改造成了正统民众。温斯顿的所有反抗都以失败告终。尽管在小说中作者表达了对反抗行为的赞赏,但作为一个旁观者,奥威尔表达更多的是一种嘲讽,因为奥威尔清楚地知道,温斯顿越是反抗,就越接近死亡。奥威尔想要告诉读者的是,尽管人们的生存环境是荒诞的,但人们却毫无办法,只能在悲观绝望的境遇中对自我存在加以冷嘲热讽,对荒诞加以强烈否定,而这恰是小说《一九八四》的价值核心所在。 ——《鲍成莲.乔治·奥威尔小说的叙事话语—以《一九八四》的叙事分析为例》 【内容简介】 1984年的世界被三个超级大国所瓜分——大洋国、欧亚国和东亚国,三个国家之间的战争不断,国家内部社会结构被彻底打破,均实行高度集权统治,以改变历史、改变语言(如“新话”)、打破家庭等极端手段钳制人们的思想和本能,以具有监视与监听功能的“电幕”(telescreen)控制人们的行为,以对领袖的个人崇拜和对国内外敌人的仇恨维持社会的运转。 故事中主人公所在的国家大洋国只有一个政党——英格兰社会主义,按照新语,简称英社(IngSoc)。社会也根据与党的关系被分为核心党员、外围党员和无产者(群众)三个阶层。政府机构分为四个部门:和平部负责军备和战争,友爱部负责维持秩序、镇压和严刑拷打,真理部负责宣传、文教和篡改历史,富裕部负责生产和分配。按照新话,分别简称为和部、爱部、真部、富部。 在大洋国“真理部”从事篡改历史工作的外围党员温斯顿因为在工作中逐渐对其所处的社会和领袖“老大哥”(Big Brother)产生怀疑,并与另一位外围党员裘利亚产生感情,因而成为思想犯,在经历了专门负责内部清洗的“友爱部”的思想改造之后最终成为了“思想纯洁者”。

《家》

责任者:巴金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馆藏地点:介休市图书馆进门第五排高书架

推荐时间:2018-09-09

简介:【作者简介】巴金 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生于1904年,四川成都人,现代著名作家。他从小生活在一个官僚地主家庭里,目睹了种种丑恶的社会现象。“五四”运动使他打开眼界,树立起反对封建制度,追求新的社会理想的信念。1927年赴法国学习,第二年写成第一部长篇小说《灭亡》。1928年底回国,1931年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和鲁迅来往密切。鲁迅认为“巴金是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 巴金作品的最大特色,是文以情生。这一点与曹雪芹十分相似。此外,巴金善于构筑鸿篇巨制,把众多的人物、纷繁的事件精巧地组织起来,情节波澜起伏,层层推进,步步通近高潮。作者还善于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剖析人物灵魂,有深度、有立体感。 【荐书理由】巴金的作品一向语言简洁生动,流畅奔放,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家》在语言上也同样体现着巴金作品的独特风格。在作品中,作者无论是写人,或是叙事,甚至剖析人物心理,都是带着浓郁的感情色彩,这就使读者在领略人物命运时,一同体味到了作者的喜怒哀乐,使作品具有了格外感人的情感力量。 本书是《激流三部曲》之一,是巴金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长篇巨制。小说以五四运动浪潮波及到的滞塞内地四川成都为背景,真实地描写了高公馆这个“诗礼传家”、“四世同堂”的封建大家庭的没落分化过程,揭露了封建专制的腐朽本质,控诉了封建家族制度、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罪恶,颂赞年轻一代的反抗斗争精神。 巴金说:“我不要单给我们的家庭写一部特殊的历史,我所要写的应该是一般的封建大家庭的历史,这里面的主人公应该是我们在那些家庭里常常见到的,我要写这种家庭怎样必然地走上崩溃的路,走到它自己亲手掘成的墓穴。我要写包含在那里面的倾轧、斗争和悲剧。我要写一些可爱的年轻的生命怎样在那里面受苦、挣扎、而终于不免灭亡……我写《家》的动机也就在这里。” 【内容简介】《家》激流三部曲之一,描写旧式封建家庭的解体和青年人的反叛。故事集中在1920年冬到1921年秋的八九个月时间里,揭露了封建专制制度的罪恶,撕开了在温情关系掩盖下的大家庭的勾心斗角,暴露了所谓"诗礼传家"的封建大家庭的荒淫无耻,也描写了新思潮听唤醒的一代青年的觉醒和反抗,从而宣告了这个封建大家庭必然崩溃的命运。

《窗边的小豆豆》

责任者:[日本]黑柳彻子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馆藏地点:介休市图书馆进门第四排高书架 (I313.84/4)

推荐时间:2018-09-02

简介:【作者简介】 黑柳彻子,日本作家、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 她的代表作《窗边的小豆豆》1981年出版后,不仅在日本,而且在全球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1984年,联合国的官员James P.Grant在读完英文版的《窗边的小豆豆》后,认为“这个人这么了解孩子的心理,再也没有比她更合适的人选了”,因而任命她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继著名国际影星奥黛莉·赫本之后第4位、亚洲历史上第一位亲善大使。 【荐书理由】 吸引我的第一个原因是黑柳彻子写出了孩子的真实和原貌,准确地说是写出了孩子心灵的真实和原貌,而这种真实和原貌在其他教育方面的书籍里几乎少见,可在现实生活里,在每个孩子的身上又都似曾相识过。 吸引我的第二个原因是,黑柳彻子细腻地描绘出一个得到成人尊重和信任的孩子,怎样从内心深处迸发出来创作热情和学习兴趣。古今中外的教育一直在探索如何开发人的潜能,使每个人得到最充分的发展,而小豆豆遇到的小林校长,则以对孩子的最大尊重和信任,以倾听孩子的方式,开启了孩子心灵的四重门———好奇心、自信心、自尊心和同情心。创造了一个充满魅力的教育诗话。 如果把《窗边的小豆豆》作为一面镜子,就会发现我们今天家庭和学校教育遇到的所有困惑和痛苦的根源,也会发现我们成人自身的问题。因为不尊重孩子,我们经常做一些违反孩子自然成长规律的事,或拔苗助长,或对孩子自身生长出来的各种学习愿望进行乱砍乱伐;因为不尊重孩子,我们不会平心静气地倾听孩子的真实想法和意愿,总是毫不在意地伤害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因为不尊重孩子,孩子出一点差错,我们就怀疑他们的学习能力,然后,站在孩子的对立面,以完全对立的态度阻挡孩子独立观察、思考和用整个生命去触摸世界。 我相信每个读过《窗边的小豆豆》的孩子,都会梦想身边有一所巴学园一样的学校,在那里能遇到像小林先生一样懂得孩子、信任孩子、尊重孩子的校长,这是一个教育梦想,一个需要我们共同去努力实现的教育梦想。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陈欣 李玲玲 楼顺忠 “我要像小豆豆一样长大”———你的梦想不知能否在你的孩子身上变成现实? 【内容简介】 主要讲述的是作者黑柳彻子上小学时一段真实的故事。小豆豆因为淘气被原来的学校退了学,来到巴学园。在这座叫“巴学园”的奇怪学校里,孩子们在用废弃的电车车厢做的教室里上课,按自己喜欢的顺序自由学习各个科目。他们都没有固定的座位,不同年级的也可以坐在一起。校长会要求大家自带有“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的午饭,也会自己策划稀奇古怪的项目让有缺陷的孩子能发挥特长的运动会。上午,如果把课程都学完了,下午大家就集体出去散步学习地理和自然;夜晚还在大礼堂里支起帐篷“露营”,听校长讲旅行故事……小豆豆就在这所崇尚自然教育、顺应孩子们自由天性的小学里健康成长,直到1945年学校毁于战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