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晋中:展示文艺新成果 提升晋中影响力

发布时间:Oct 11, 2017 | 作者:


金秋时节硕果丰。今年的秋天,对于晋中市文化事业发展和文艺工作者来说,同样是一个采撷硕果的季节——晋中市组团携文艺表演和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参加首届山西艺术节,并在7个活动中获得奖项。通过参加活动,不仅全面展示了晋中市地域文化特色和近年来晋中市艺术创作成果,而且极大地提升了晋中市的影响力。极具晋中特色的各项活动得到了有关评委和省城市民的普遍好评:“晋中的每项活动、每个节目都很具当地特色,值得肯定,我们更加了解了晋中,也爱上了晋中。”

文艺总动员 成果大展示

作为我省首次举办的规模最大的全省综合性艺术盛会,从8月18日开始,到9月26日结束,为期40天的首届山西艺术节堪称全省艺术创作和群众文化活动的一次大检阅。为了充分利用好这次具有重要影响的艺术盛会和文化艺术惠民的广阔平台,全面展示晋中市干部群众落实习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奋发进取、干事创业的新面貌、新气象,晋中市把这项活动列入政府重要工作内容,列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山西旅游发展大会的重要内容,进行了精心筹划和组织。在历时40天的活动中,晋中市共组织2500余名演职人员、1000余件作品参加了艺术节10项主要活动,其中7项活动获得了奖项。在为省城群众送上一场丰盛的晋中特色文化大餐的同时,集中展示了近年来晋中市丰硕的文化艺术成果,成为晋中文艺发展史上一个重要标志。

这10项活动分别是:晋中文化艺术周活动、优秀剧目展演、“群星奖”选拔赛、农民工歌手大赛、“舞动三晋”广场舞大赛、“翰墨三晋”书法篆刻作品展览、雕塑作品展、美术作品展、“触摸三晋 点赞山西”网络摄影大展暨网络摄影大赛、“人祖山杯”晋陕蒙民歌大赛。

其中的晋中文化艺术周活动,作为全省最后一个市的文化艺术周活动,一直持续到艺术节闭幕当天,成为整个艺术节活动的压轴戏、重头戏,将艺术节活动推向了高潮,给省城太原广大市民留下了深刻印象,对宣传展示我市形象起到了积极作用。

优秀剧目展演,选拔推荐介休绵山晋剧团的《焦裕禄》和晋中演艺公司的《王家大院》两个剧目,参加第十五届“杏花奖”评比演出;选拔推荐榆次文化艺术中心《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剧目参加艺术节展演。其中《王家大院》获杏花奖导演奖、优秀展演剧目奖。

在农民工歌手大赛中,通过举办前期全市选拔赛,选出10名歌手,代表晋中市参加了山西艺术节全省农民工歌手复赛。有两人进入决赛,其中一人荣获第一名。

举办“舞动三晋”广场舞晋中选拔赛,选出介休爱舞艺术团的广场舞蹈,代表晋中市参加全省决赛,获全省第一名金奖。

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市有14件作品入选参展,1件作品获奖;雕塑作品展有3件作品入选参展,1件作品获奖;美术作品展有1件作品获奖。

在“人祖山杯”晋陕蒙民歌大赛中,通过全市选拔赛,有6名歌手参加了全省复赛。选拔推荐了1件音乐作品、1件舞蹈作品和两件戏剧作品,参加了山西省“群星奖”选拔赛。组织参加了“触摸三晋 点赞山西”网络摄影大展暨网络摄影大赛。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10项活动,不仅有市直和县级专业院团新编剧目的精彩亮相,而且将地方传统、经典民俗、群众文艺进行了集中展示。在40天的活动中,从优秀剧目展演到晋中文化艺术周活动,无不体现着晋中特色,全面展示出我市文化艺术的专业化水准。通过参加山西艺术节,凝聚起晋中的文艺力量,传播了晋中文化,发出了晋中声音。

地域特色浓 原创作品多

为了集中展示近年来晋中市的文化艺术成果,遵照原创性、地域性、丰富性、艺术性宗旨,晋中市精心推荐选拔了一批具有浓郁晋中文化特色和鲜明地域特点的作品和节目,向全省人民汇报,接受全省人民的检验。

不论是参加展演的《王家大院》《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焦裕禄》等优秀剧目,还是在晋中文化艺术周上展演的非遗展演、小舞台节目和行进表演节目,都具有鲜明的晋中本土特色。其中在晋中文化艺术成果展览中,书法、摄影、美术作品大都是我市中国书协、美协会员作品或省级以上比赛获奖作品,代表着我市的最高艺术成就。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展览中,来自全市11个县(区、市)的200余件作品,大部分是省级、国家级非遗项目,榆次的黑陶、太谷的中医药制作、祁县的玻璃器皿、平遥的推光漆器、介休的琉璃制品、寿阳的傩舞面具、和顺的晋绣、左权的布老虎制作等,极具鲜明的晋中地域文化特色,高端大气,涵盖面广,制作精良。

各县(区、市)在节目准备中注重原创性,具有极强的观赏性。特别是在晋中文化艺术周开幕式上量身打造的大型诗乐舞《挺进路上》、晋剧戏歌《我是晋中人》、歌曲《喊一声晋中精神》、快板说唱《晋中人喜迎十九大》、歌舞《腾飞的晋中》等5个创编节目,集合了我市群众艺术馆、晋中广播电视台、晋中市艺术学校、晋中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等单位最优秀的创作演出人员组成班底,从作词作曲到节目编排都经过精心创作,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全面展示了晋中人民开放、创新、现代的精神风貌。

文化艺术周小舞台展演和馆外行进表演,由11个县(区、市)分别承担,做到了一天演四场,场场不重样,极富感染力。介休市的独唱《介休我的家》、平遥县的表演唱《刘姥姥游平遥》、寿阳县的曲艺《寿阳美食》、灵石县的舞蹈《灵石是个好地方》等一批原创节目,题材丰富,形式多样;传统的左权花戏、祁太秧歌、榆社霸王鞭、昔阳拉话、和顺跑莲灯、寿阳竹马等非遗项目展演更是向广大观众展示了我市各县(区、市)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太原市72岁的退休医生冯佩仙在晋中文化艺术周期间连续5天前来观看,她说:“晋中的节目很有特色,每场不一样,场场都精彩,5天的艺术周活动,让我们在家门口就欣赏到了晋中市的文艺精华,我得为晋中叫一声好。”

文化艺术周 活动受点赞

透着喜庆和吉祥的大红剪纸、精巧细致的刺绣、别出心裁的“三雕”作品、灵韵别致的泥塑、金碧辉煌的金丝画、清新简洁的土布……9月22日至26日,在山西艺术节晋中文化艺术周活动中,来自晋中市11个县(区、市)的非遗展品和民间艺术精品争奇斗艳,恍若一朵朵清新质朴的山花,盛开在太原美术馆中,令驻足欣赏的省城市民啧啧称奇。

以“灰砖青瓦”为特色,以“三进大院”为结构,极具晋商大院文化特色的晋中文化艺术周文化艺术成果展厅在太原美术馆内分外醒目。三道门上,第一道门上写有“走进晋中”,欢迎观者进入展厅;第二道门为“品味晋中”,让观者停下脚步细细品味一番晋中“味道”;第三道门是“爱上晋中”,让你对晋中有了全面的了解后,最终喜欢上这个古老而年轻的城市。独具匠心、别出心裁的创意,让人们一进展厅便体验到一个不一样的晋中。

“晋中的展品很有特色,这么多琳琅满目的民间艺术品、这么多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真让我大开眼界、大饱眼福。”慕名前来观看晋中文化艺术周活动的太原铁路机械学校教师范德峰感慨地说,晋商为晋中留下大院遗产的同时,也为晋中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晋中深厚的文化底蕴,将是这座城市未来可供开发的巨大潜力,相信越来越多的人会爱上这座城市。

“这些展品都不错!”“你们这个产品在哪里有卖?”在5天的时间里,晋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展览展台前,这样的询问不绝于耳。来自台湾的陈建勋徜徉于晋中展厅,细细地观赏着展品,平遥的推光漆器、介休的琉璃制品、寿阳的傩舞面具、和顺的晋绣、左权的布老虎制作……每一个展位前,他都要停留下来仔细观看,详细询问。他说,看了晋中的文化艺术周活动,对晋中有了基本的了解,真是不虚此行。这激发了他下一步到晋中观光旅游的极大兴趣。

5天时间内,在充满现代感的太原美术馆内,处处展现的晋中文化符号让这里成为另一个令人流连忘返的“晋商故里”。太原美术馆外,则是轮番上演的晋中民间文艺表演,我市各县(区、市)的文艺工作者们以浓郁的地方特色呈现出不同的乡土文化,为现场观众献上了一场场精彩的文化艺术盛宴。70余个参演节目,1000余名演出人员,11万余人观看演出,文化艺术周成了群众的节日,成为我市文艺工作者狂欢的节日,成为晋中人展示风采的节日。当一次次演出落下帷幕时,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就是对晋中的最好赞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