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Oct 31, 2018 | 作者:
从改革开放的1978年到2018年,
介休戏剧事业和我国其他各项事业一样,
经历了翻天覆地变化的40年,
戏剧事业在
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
通过全体
戏剧艺术从业人员的辛勤努力,
取得了丰硕成果,
受到各级领导和
广大人民群众的
热情支持、高度赞扬,
迎来了戏剧事业的美好春天!
在40年的岁月长河中,
介休戏剧事业发展经历了坎坷曲折,
但最终走上晋中、山西
乃至全国的大舞台,
成为戏剧事业发展的排头兵,
受到各级宣传文化部门领导
及戏剧同行的高度评价和一致赞许。
介休晋剧 落地开花
在跟曹庆元、高爱玲等几位晋剧老前辈们的聊天中,记者获悉:介休晋剧团前身为1952年成立的介休县第一个专业晋剧演出团队——介休青年剧社,后于1953年更名为介休青年剧团,是县宣传文化部门直接领导的专业团体,主要从事政治宣传和群众教育,结合国家时事政策,在街头或乡下以活报剧、打腰鼓、扭秧歌等形式进行宣传演出,期间聘请晋剧老艺术家们传授技艺,让演员们系统掌握了戏曲表演技艺,艺术水平大有长进。现代戏《韩奎》《八一风暴》《海岛女民兵》《江姐》《红灯记》等成为当时红极一时的代表剧目!
生机盎然 硕果累累
改革开放伊始,
在文化部门的大力扶持下,
传统剧目恢复演出,
封尘多年的传统剧目重见天日。
经过广大戏曲工作者的辛勤劳动,逐渐恢复生机,出现复苏的局面,恢复剧团,重建队伍。从1977年开始,“文革”中“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恢复了原先剧团的建制,一大批优秀的传统戏曲又占领了我市城乡舞台,广大戏曲爱好者和新一代的青年观众都纷纷涌入剧场,欣赏熟悉的音乐唱腔,观看久违了的传统剧目。
1982年,晋剧团《伐子都》剧目申报参加山西省中青年评比调演,这次调演只有介休晋剧团为县级团,晋中文化局高度重视,组织晋中艺校校长程玉英等专家一行10人专程到介休审查了参赛剧目,专家一行给予较高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几经斟酌修改、反复排练后,参赛大获成功,所有评委老师对《伐子都》予以最高评价,演员李天喜因扮演主角“子都”表现出色,荣获山西省最佳演员称号。同年,晋陕冀蒙四省振兴晋剧调演大会在太原举行,《伐子都》被选为振兴晋剧评比调演剧目,参加此次调演,介休晋剧团收获颇丰,被晋中地委记大功一次,同时被评为全区文化系统先进单位,并一举荣获当年的“全县十面红旗”单位。
1984年12月,山西电视台专门来介休录制了《伐子都》《折桂斧》《三击掌》三个剧目,在全省范围播放。1985年,介休晋剧团排演的《秦香莲后传》再次获得成功,作为多年的拿手好戏,常演不衰,同时被山西广播电台录制成六级戏曲广播剧连续播放。1990年,介休晋剧团自编自创的小武戏《除妲己》参加晋中地区调演,再次夺魁,荣获“特别奖”!
陷入困境 寸步难行
进入90年代,
由于现代艺术的兴起,
电视的普及,
戏剧活动步入低潮,
改革的不断深入,
社会就业渠道越来越宽广,
自负盈亏集体所有制的
“正式工铁饭碗”观念淡化。
1993年,剧团演出收入与开支出现倒挂,
剧团发不出工资,人心浮动。
介休晋剧团团长梁建龙回忆道:“90年代初,全国县级剧团纷纷倒闭的同时,民营剧团、草台班子风起云涌,演出市场鱼龙混杂,恶性竞争激烈,相互间撬动演职员,频繁跳槽成为家常便饭,人员不稳定、勉强求生存,导致一味降低演出成本,造成各演出团体质量严重滑坡,在农村演出市场僧多粥少的同时,县城演出市场完全失守,我们在夹缝中求生存,在戏曲行业人员大动荡的大形势下,我团人员基本稳定,我们积极更新剧目,重点培养艺术人才,并做到以情感人、以情留人,讲团结、不排外、重引导、守诚信,营造特殊大家庭的相互关爱氛围。”
记者获悉,随着演职人员年龄的增长,低微的工资不足养家糊口,剧团前途黯淡,行业的败落让演职员看不到希望,人员改行流失日益严重。几波人带着浓厚的剧团感情,接力棒相递地坚守着、煎熬着、挣扎着!到2007年,一年的演出结束后,剧团债务累积严重,欠发职工工资4个月,包括外借10余万,累计30余万元,负重不能前行,12年的坚守,剧团再次走到瘫痪的临界点。
涅槃重生 繁花似锦
2007年,介休市首届
“寒食清明文化节”活动在即,
市委宣传部安排
剧团创作编排一台关于
《介子推》的戏曲剧目。
这是时隔十余年,
市委、政府首次向剧团提出的产品需求,
冷落多年的剧团看到了希望,
欣然接受了任务。
编剧是第一道大难关,剧团无钱、无人,不知从何入手。团长梁建龙一行到省城请编剧无果的情况下(承担不起高额费用),果断决定自立“炉灶”,由剧团文字功底深厚、编写台词优美的郭林老师担任编剧,由剧团外派曾在中国戏曲学院参加过导演专业培训、掌握了一定的编导理论与技巧的高爱玲担任导演,三人小组开始了历时半年的剧本创作,后三去晋中、五赴太原找名老编剧们提意见, 2007年10月份剧本完成。
《介子推》一剧能否得到政府支持投排,决定着剧团生死。晋剧团在剧本创作的过程中,得到市委市政府和市委宣传部的全力支持,于是紧锣密鼓开始为《介子推》剧招兵买马,充实本团演员。聘请:国家一级导演代占寿,音乐作曲、唱腔设计岳永明,国家一级作曲、和声配器任新宁,国家二级演员王铁梅、芦变嫦,国家二级舞美设计、服装设计、灯光设计左海军等担任主创,投排准备工作有条不紊。排练开始后,演职员们饱满的精神状态与吃苦耐劳的坚韧精神打动了各位老师。在当时剧团已经拖欠4个月工资的情况下,演职员们齐心协力、心甘情愿继续投入排练。有两位78届演员,在剧团不景气瘫痪时候,通过自己的努力,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他们凭借对梁建龙团长的认可与剧团情节,在《介子推》剧排练中鼎力相助,主动垫资40万元,帮助剧团渡过了难关。
2008年4月8日,新编晋剧《介子推》在山西省演艺中心举行了隆重首演,介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前往省城助阵观看,并特邀省委领导们一起观看演出。一进剧场,古典精美的舞台设计已让观众眼前一亮,庞大的乐队奏起雄浑壮丽的开幕曲,华彩的灯光转换、演员登场,开幕前后一系列听视觉上的美感展现出《介子推》剧的气势磅礴。
首演成功,省电视台、报社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在省城产生了广泛影响。现场观众纷纷称赞,没想到一个县级剧团能创作出如此高水平的舞台作品,演出效果出乎意料是现场观众的共同心声,首演成功同时得到了介休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评价和一致赞誉。创新成功,经济解压,一场漂亮的翻身战让剧团群情振奋,步入了稳定发展的艺术轨道,一系列荣誉接踵而来,2009年,《介子推》剧首次参加了山西省第十二届 “杏花奖”评比演出,获得“编剧杏花奖”“演员表演杏花奖”;2011年,《介子推》获得山西省委宣传部第九届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
2009年,正值建国六十周年之际,梁建龙团长突破性地创作了一台《爱我介休 美丽家园》的主题晚会,内容紧紧围绕介休的历史辉煌、当下豪情、未来蓝图三大部分,为建国60周年献礼。9月24日晚,一台地方特色浓郁,艺术形式多样,词、曲、舞均属新创的《爱我介休 美丽家园》的主题综艺晚会,在汾矿文体中心与观众见面,耳目一新的9个节目,在一个半小时演出中,观众掌声不断,笑声满场,剧团人把歌舞晚会演得如此精美,令观众惊叹不已。10月国庆节后,晋剧团受邀,带着《介子推》剧、《歌舞晚会》,由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前往山西铝厂河津总厂慰问演出。
连续两台不同表演形式的新作,让介休晋剧团在社会上产生了深远影响,过去被人们常常问起:“介休晋剧团还在吗?”的尴尬,渐渐转化为介休晋剧团是山西各县保留下来为数不多的有活力的基层剧团。介休晋剧团乘势发展,认真规划,确定了今后工作思路:运用多样艺术形式,拓宽观众舞台视野,继续推出新作,体现剧团存在价值。古装戏下乡,现代戏进城,用现代戏吸引观众,培养观众,以广大党员干部为特定观众,用当代现实题材发挥戏曲艺术高台教化、寓教于乐的作用。
2010年初,介休市纪委委托晋剧团编排一台以廉政文化为主题的文艺晚会,剧团意识到又是一次发展好机遇,决定编排现代戏《母爱》。剧团以此为契机,打开排演现代戏的突破口。7月1日,《母爱》一剧于汾矿文体中心首演,介休纪委邀请省、晋中纪委领导等到场观看,观众基本为全市副科级以上干部,演出再次大获成功。介休晋剧团,三年迈出三大步、三年实现大跨越。2010年9月,介休市纪委下文,安排介休市煤管局、土地局、城建局、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税务局、教育局等八家系统单位组织观看《母爱》,让更多人接受廉政教育;晋中市纪委提出“一部廉政戏,覆盖到全市”,随即安排到晋中各县巡演。同年10月,由晋中纪委、宣传、文化、妇联四家牵头,晋中巡演开始。
2010年,《母爱》获晋中市2010年十大新闻之一殊荣;2011年,获第八届全国电视戏曲“兰花奖”;同年,参加“山西省第十三届杏花奖”评比演出,获“杏花新剧目奖”、导演、编剧、音乐、表演5项大奖;2012年3月,《母爱》在山西省廉政文化精品剧目展演中荣获“优秀剧目奖”;3月19日,《母爱》荣登中国纪检监察报;2012年6月,省纪委安排8台获得全省“廉政文化精品剧目”的团体在全省巡演,介休晋剧团赴吕梁、晋城18个县市区巡演23场,《母爱》一剧的排演,为晋剧团创下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2013年初,廉政教育现代戏《村魂》投入排练。此剧于2013年7月在介休宾馆首演,获得成功。2014年2月,该剧参加晋中市“十台大戏” 展演,同年,参加山西省第十四届“杏花奖”调演,获得“表演杏花奖”!
介休晋剧团顺应时代发展,大胆创新,突破了单纯的古装戏表演形式,拓展到歌舞,再到现代戏,表演形式实现了成功大跨越,以6年排演4部新作的速度,成为全省最具创新力的剧团。2015年,介休晋剧团经晋中宣传、文化部门与山西省文化厅层层推荐,被中国文化部评选为“全国优秀基层文艺院团”,并奖励艺术建设资金50万元。
介休晋剧团的不断创新,连续成功,已成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2016年11月18日,晋剧团举行大型晋剧现代戏《焦裕禄》正式开排座谈会。“用焦裕禄精神打造精品剧目《焦裕禄》,展戏曲人风采待看唱念做打戏曲人”。醒目的条幅悬挂于剧团大门前,激励着剧组人攻坚克难,协同作战。于是,把走出去的剧团人再度请回,携手攻坚克难,为母团发展献计出力。由已调离剧团多年的高爱玲担任导演,任职介休艺校校长的刘敦杰、副校长罗秀兰、荣调晋中晋剧团的李天喜、离职多年的王玉平等,欣然回团担纲主角、主配角,调入介休文化馆的郭亚玲,带领18位社会舞蹈演员不计报酬,参与排练,解决了人员严重短缺与资金不足的实际困难。
晋剧团通过多年来的创新,积累了一定经验,形成了独特的思维方式与干事模式:“不等不靠,关门干事;推陈出新,精品迭出”。剧团人上下拧成一股绳,为节省排演经费,冬三月连续奋战,昼夜三班不停,男同志白天排练,夜间全部动手学做道具,赶造舞台布景,晋剧团攻克财力、人力、物力缺乏的难题,保质量、争时间,经过3个月的排练,于2017年正月举行了首场演出,大获成功,之后相继演出,在介休、晋中、山西产生强烈的社会反响,这是介休文化艺术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也进一步提升了介休晋剧团在社会上的声誉、地位和认可度,充分体现了晋剧团的存在价值。
2017年2月4日,《焦裕禄》剧再次登上中国纪检监察报;2017年2月,在市纪委、市委宣传部的推动下,该剧巡演晋中各县;9月,参加山西省首届艺术节展演;2018年7月1日,《焦裕禄》剧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2018红旗飘飘 七一戏曲晚会”!
介休晋剧团团长梁建龙感慨地告诉记者:“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我们晋剧团一路坎坷、一路欢笑,四十年历程,历史悠长、人才辈出,在三晋大地颇负盛名,是一部奋斗史、辉煌史,一部又一部的精品剧目、一位又一位的艺术名家让观众耳熟能详,记忆犹新。四十年风雨坎坷,四十年硕果累累!介休晋剧团的发展壮大是我们一代又一代戏剧人共同努力的结晶,敢于挑战是介休晋剧团的团魂,攻坚克难是介休晋剧团的血统,我们为之骄傲,更为之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