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介休晋剧团领衔演出的晋剧《秦香莲后传》第一集(1)

发布时间:Dec 4, 2017 | 作者:


介休晋剧团成长历程

介休晋剧团,1952年五四青年节,成立剧社,初称为介休青年剧社,是以县文化馆文艺宣传小组为基础,择优吸收了当时西刘屯和沙堡村两个业余剧团的部分青年演员组建而成,为县宣传文化部门直接领导的专业团体,1953年更名为介休青年剧团。

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二级演员曹庆元

1958年三县合并后,青年剧团与灵石新生剧团,孝义新艺剧团合并为介休晋剧团,成立总团部,三个分团单独演出,1961年三县分设后,总团部解散,剧团各归原县,介休剧团称介休晋剧团至今,剧团开始以三小门见长,代表剧目有生角郑瑞生、旦角卢凤玉、郭真霞、丑角姬荣生主演的《折桂斧》《茶瓶计》《卷席筒》《戏叔》等,后又聘请名老艺人祁占福(京剧名演员)郑雅楼(小三儿生)李一鸣(豹子黑)王太华(武功演员)传授技艺,加强基本功训练,培养出净角李其芳、曹启康(李其芳又培养出弟子李宝平、王维林,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齐天福须生杨保富、曹庆元青衣王美英丑角刘清义等,演员阵容具备了上演各种文武剧目的能力,据1958年统计,上演剧目共56出,其中现代戏10出,曾上演反映介休抗日英雄的现代戏《韩奎》受到文艺好评,1953年至1957年在郝振模团长的领导下,剧团艺术建设有了长足的提高,他很重视青年编导的培养如:张佩一导演、邓宝启编剧,在他们的配合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排出了一本本精致的剧目,赢得了汾平介孝、文水、交城、阳泉等县市戏迷观众的好评。

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二级演员郑瑞生

1964年移植演出大型现代戏《八一风暴》连演不衰,文化大革命期间古装戏停演,主要移植演出大型现代戏、样板戏、1977年以后,古装戏恢复上演,剧目有《卷席筒》《茶瓶计》等23出,1980年以后在振兴晋剧的形势下,剧团改编上演了传统戏《伐子都》获得成功,该戏1982年参加地区调演,1984年参加省调演均获奖,省电视台还为《伐子都》《折桂斧》《击掌》录了像,向全省播放,1985年以后50年代参加工作的老演员有的调离剧团,有的陆续推出舞台搞了戏剧教学工作,这一时期主要由1972、1982、1986年培养的三届青年演员承担,行当齐全,阵容整齐,群体艺术水平提高,较突出的演员有文武小生李天喜、青衣杨莲英等,代表剧目有《秦香莲后传》《狱卒平冤》《钟馗嫁妹》《伐子都》《梨花归唐》《回斗关》《柜中缘》等,每年在介休和外地演出300多场左右,基本上维持了日常经费,进入90年代以后,由于现代新型艺术的兴起,群众欣赏水平和要求不断改变..

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二级演员卢凤玉

1986年6月,介休县文学艺术筹委会召开会议参加会议的人员有:筹委会主任县主管文化教育县长王融亮,主管文化政协主席文进、文化局局长宋本生,副主任、文化馆编剧展屏,还有剧团的老领导和部分演员教师,会议选出了介休县戏剧协会的组成成员,理事长:郑瑞生、副理事长:吴秀顺、郭翔、李天喜、郭真霞、邓宝启,秘书长郑志刚、理事:张壮、展屏、邓宝启、李天喜、郑志刚、郑瑞生、吴秀顺、郭真霞、介休市文化艺术学会简录《文职》正式成立后剧学会改为:戏剧协会,1991年以戏剧协会名义承办民族文化戏曲艺术为主题的介休市职业艺术学校,向市政府申请报告,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同意后,由晋中市教委审查批准下达文件,介休市剧协承办起合法化的艺术学校,当时由郑瑞生兼任校长。

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二级演员郭真霞

1993年介休市戏剧协会申报市政府市职教中心与晋中市艺术学校联办学习班,毕业后由介休市分配工作,1995年晋中市艺校校外13班,市中戏剧班共5年制的学生毕业典礼暨恢复市晋剧团演出由市政府主持,参加会议的市委领导有市委宣传部长赵春雷、文化局局长任学敬,职中校长段宏德,教导主任赵亚平、政协副主席文联顾问文进、剧协艺校有:郑瑞生、邓宝启、郭真霞、董晋国、宣传部长代表市政府对剧协艺校恢复市剧团做出的贡献给予表彰和肯定,局长任学敬宣布了剧团恢复后领导班子成员名单,学生代表刘浩波做了代表发言。

介休市晋剧团鼓师董晋国

剧团恢复演出后,梁建龙同志接任团长,他是戏剧培训班结业生,文化底蕴较好,近十多年来办了几件实事,其一:他和编导郭林、高爱玲、合作编排出晋剧《介子推》其二他改编大型廉政现代戏《母爱》其三编排出现代戏《村魂》,以上业绩受到介休市市委政府的关爱支持,赢得晋中市委、省文化厅的表彰,《介子推》《母爱》获得了山西省文化厅、山西省戏剧家协会杏花奖,2016年又排练移植了《焦裕禄》一剧且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介休晋剧团将在梁建龙同志的带领下继续发扬艰苦创业、拼搏奋进的精神,把剧团建设的更加繁荣昌盛,源远流长。

介休市晋剧团团长梁建龙

剧情介绍:晋剧《秦香莲后传》剧情介绍:陈世美抛妻弃子,逼死韩琪,被包拯绳之以法。秦香莲把一双儿女抚育成人。儿子陈春哥忠孝双全,练就一身武艺,女儿冬妹勤劳善良,香莲为之欣慰。辽兵进犯,边关危急,春哥报国心切,恳求娘亲准予投军杀敌,香莲叮嘱春哥从军报国,只许立功,不许当官。投军路上,适逢辽兵与宋兵大战,危急之中,陈春哥上前解救,杀败辽兵,元帅张附马请春哥一同班师回朝禀圣上。张紫兰敬重春哥报国心坚,求父亲恩准欲与春哥结为良缘,春哥连夜逃婚,紫兰冒雨追赶,以真情感动春哥,香莲不能接受仇家女为已媳,两代人的恩怨情仇,在包拯相爷的劝导下,秦香莲与皇姑怨仇得以化解,以社稷江山为重,春哥报国立功,仇家结为亲家,紫兰春哥成就美满姻缘。

剧中人:

秦香莲:由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卢凤玉扮演;

皇  姑:由国家二级演员杨莲英扮演;

张元帅:由董明宝扮演;

陈春哥:由三儿生流派传人李天喜扮演;

紫  兰:由介休晋剧团小旦演员冀美英扮演

陈冬妹:由介休晋剧团小旦演员胡金玉扮演

其他演员由介休晋剧团演员扮演

鼓师:王春平  曹体(二虎)

琴师:徐天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