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游山西 读历史 来介休】水利文化

发布时间:Apr 6, 2021 | 作者:介休市文化和旅游局


走进介休,品味水利文化

介休水文化以洪山源泉为代表。洪山泉又名鸑鷟泉,相传泉涌时鸑鷟鸣于此。《山海经》所记“狐岐之山无草木,多青碧,胜水出焉”,是关于洪山泉最早的历史记载。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中亦有“胜水出狐岐山,东流入汾”的记载。故洪山泉又称“胜水”,即所谓“胜水流膏”,为古志中记载的介休十景之一。洪山泉泉域覆盖村庄70多个,流域范围40余里,鼎盛时期能灌溉农田10万余亩。独特的水利优势,带动了农业、陶瓷业、制香业、水磨业等的发展,使洪山泉域成为明清时代直至解放初期介休社会经济最为繁荣富庶的地区。农历三月初三为中国古老节日上巳节,是传统的洪山庙会,在介休地区流传着 “三月三,骑着毛驴上洪山”的民谣。这一天也是洪山泉域约定的开闸放水日,由官员亲自主持源神庙祭祀仪式并宣布开渠。

源神庙全景

源神庙因洪山泉源而建,建在洪山泉源头之上,庙内保存20余通碑碣,记录了宋代名相文彦博“始开三河”的功绩,载有明代知县王一魁、史记事等治理洪山水利积弊的实迹及历代水利兴修和水规、水法、水管、水事纠纷解决,水利工程布局、节水、防污等方面的史实。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的《源神庙碑记》,是全国现存完好的记载陶瓷生产最早的碑记。1993年,全国第一家水利专题博物馆——介休市洪山水利博物馆在源神庙开放,以较完善的历史文化遗存展示了中华民族千余年来的水利事业发展轨迹,有其独特的历史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