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首页>>详情页

介休市图书馆传统文化主题馆举办《传统文化与集邮》专题讲座


  2108年6月23日下午,介休市图书馆传统文化主题馆邀请原野老师做了一堂有关《传统文化与集邮》的 专题讲座。

文化00.jpg

 原野,从事集邮爱好三十余年,山西省集邮协会理事、省级评审员。其专题邮集《口福》,曾在2017太原市邮展中获得金奖;2017全国集邮巡回展览(山西站)中荣获金奖;2017大同山西省第五届煤矿邮展荣获金奖。

原老师知识渊博、为人师表,讲座内容丰富多彩、贴近生活,是介休走出去的资深集邮人。

讲座目的:

一、增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理解,弘扬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二、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忱.。

三、让学生体验、感受 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陶冶性情,提升学生文化素养与内涵.

四、发展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校园,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为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国邮票选题在宣扬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大大加强。

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都发行相关题材邮票,表达出中国人团圆、团聚的坚定信念。

十二生肖缘于中国古代的干支纪年法。中国邮政自1980年起,发行生肖邮票,至今已有近三轮,每年一套的生肖邮票已经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文化寄托。

文化3.jpg

古典文学名著在上个世纪发行了三国、水浒之 后,新世纪又发行了聊斋、儒林外史。值得瞩目的是,在集邮者呼吁下,以情节为主的红楼梦西游记系列邮票启动。唐诗、宋词、元曲三个重大题材,以间隔2-3年的方式发行。

古画方面,发行了步辇图、清明上河图、洛神赋图、神骏图、富春山居图、八七神仙图卷、浴马图。八大山人、李可染、石涛以画家作品选方式亮相方寸。古代书法也不甘寂寞,从2003年开始,篆隶楷行草的经典书法作品逐一发行。

文化4.jpg

中国人有了追求幸福、美好、平安的愿望时,吉祥文化便被创造出来,通过各种手段和形式,遍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意、同心结、花开富贵、吉祥如意、五福临门、岁岁平安、喜上眉梢、年年有余、一帆风顺等随着2002年的个性化邮票逐一发行,走向了千家万户。

中国戏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戏剧形式,它有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段,它与表演艺术紧密结合的综合性,使中国戏曲富有特殊的魅力。新世纪一开始,将中断多年的京剧角色中的丑角、生角、净角发行完毕,并且开始关注昆曲、黄梅戏等地方剧种。谭鑫培的定军山、马良连舞台艺术等也出现在方寸之上。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在官方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正统地位,对中国文化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可以说,儒学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主流。古代思想家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荀子、朱熹随之发行邮票。岳飞精忠报国、戚继光抗击倭寇,关公的忠义、诸葛亮的鞠躬尽瘁,都在邮票得到了体现。

工艺美术方面有不间断发行的九个地方的年画、灯彩、云锦。中医药堂则述说着中国传统医学的辉煌。陶瓷、秦铜器、景泰蓝、古钟、石印、彩塑、石雕、金银器、乐器、竹简、玉器等国家一级文物默默叙说着中国古代的辉煌历史。文房四宝、梅兰竹菊、琴棋书画等文人墨客喜欢的文雅艺术也一一亮相方寸。

道教文化、佛教文化则点缀期间。武当山、三清山、清源山等道教名山逐一亮相方寸,永乐宫壁画、八七神仙图卷等则反应了道教的神仙。龟兹石窟壁画、云冈石窟、金铜佛像、唐卡、南华寺等佛教素材则在四大佛教名山发行之后继续在方寸上展示佛教的魅力。

民间传说里许仙与白娘子、董永与七仙女、梁山伯与祝英台、柳毅传书、牛郎织女、刘三姐等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陆续发行。司马光砸缸、孔融让梨、曹冲称象、文彦博灌水浮球等儿童益智故事也逐一搬上方寸。更有成语典故,反映了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故事。

中国古代并不是都是闭关自守的,京杭大运河是古代国内经济大动脉、丝绸之路则是对外沟通的陆路大通道。从西汉张骞开辟的丝绸之路开始,中国开始了对外交往,贸易的交流,文化的互通,不仅改变了中国社会的进程,也改变了每一个人的生活。这条路线除了丝绸贸易外,中国的烤烟技术、蚕桑技术、火药、指南针、造纸术等也先后传到中亚、伊朗、罗马等地。帆船时代,中国的船舶是最先进的,到明朝郑和下西洋达到了最高峰。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又是造酒的古国。先秦时期出现了曲法酿酒;汉代以后发展了制曲技术;东汉引进了葡萄酒;宋代出现了药酒;元代、明代出现从阿拉伯传入的蒸馏法酿制的烧酒。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酒不但用于祭祀、会盟、祝捷等公务活动,还用于民间的喜丧礼仪、欢聚迎送等场合。中国饮食文化已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华民族传统佳节食品、菜系还未出现在方寸之上。

中国传统文化可以挖掘深入的领域还有很多,孝贤文化刚刚崭露头角,慈善文化还未体现。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曲、赋等还是一片空白。古代神话、传统历史仍表现的不够,中国人每个人都有的姓氏尚未出现在方寸之上。传统舞蹈、民俗信仰、节日祭典等也需要深入发掘。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还需进一步挖掘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