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盘灰陶豆
年代:战国
尺寸:高18 口径14 底径10.5
来源:南垣山出土
描述:古代陶制食器,形状像高足盘,用于盛放食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流行于新石器时代至汉代,造型多为浅盘、浅钵形,高圈足。
陶豆,是古代一种高足浅盘形的器物,流行于新石器时代至汉代,主要用于盛放食物,也是古代灯具的雏形,后被高足杯替代。豆的器形从陶豆开始,到青铜豆,始终保持它的基本造型,而且始终是祭祀礼器组合中重要的一员。《说文解字》豆部:“豆,食肉器也”,即相当后来带高圈足的盘子,它是由盘和柄足两部分构成。陶豆的用途甚广,不仅是人们生活中的实用器,而且还是一种用来祭祀的礼器,其出现的时代也很早,有着悠久的历史。
豆器多为陶制,新石器时代陶豆即已存在,对原始社会的人们来说,陶豆只是一种盛食器而已,放置什么食物都可以,没有那么多讲究,故豆盘大都深腹,呈盆钵状。
后来,贵族阶层专用豆陈放佐餐的杂肴,重在品类之多,而不在容量之大,故豆盘变小变浅,出现中柄并且不断加高,有的器上加盖。汉字中的“豆”即为一足、柄、盘、盖俱全的象形字。豆的纹饰也从素面发展到有纹饰。
到了商周以及春秋战国时期,陶豆逐渐减少,开始出现青铜豆。在唐代,特别是宋代,瓷器业的高速发展,使烧制瓷豆蔚然成风。直到元代以后,豆的形制逐步则由高足杯所取代。明清以后,仍可以从人们日常使用的高足杯中管窥到豆的踪影。